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人才+技术助推新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访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
作者:,日期:2019-08-11

  本报记者 叶伟报道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当前,我国正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改变行业“大而不强”的现状。那么,如何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入选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的项目总体质量高,出现了一些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在参加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暨新材料行业高峰论坛后表示,“很多项目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性,并与国际、国内市场接轨。部分项目除了具有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外,还在商业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很接地气。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或者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创业团队,技术积累较厚实,项目层次相对更高。”

  “新材料产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活跃行业。新材料产业创新创业要考虑两个问题:人才支撑和技术成熟度。”黄政仁表示,“好的科技成果出来以后,需要人才与成果共成长、共转移。同时,要提升新材料成果的技术成熟度,强调创新。”

  实施“全球人才,本土创新”战略

  “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创业,需要大量骨干科研人才供给。”黄政仁说,“现在,很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可能只要1-2个骨干人才来到当地落地,其他研发人员需要从当地招聘。这造成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成果转化效率大打折扣。因为,新招聘的人才一般需要培养3年,只有人才和成果一起转化才是最好的方式。”

  “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人才是重要支撑。”在黄政仁看来,“无论研究机构还是企业,都要想方设法聚集人才,建设好创新创业团队。”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坚持“全球人才,本土创新”的战略,通过全面实施各级人才规划、强化组织领导、打造开发平台、健全引才网络、完善引培计划、创新人才政策、规范人才管理、实施安居工程等举措,从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300多人,组建了50多个创新团队,培养了一批青年科技人才,组建了一支创新能力强、能承担高集成度研发活动的创新团队,打造了一个成熟优秀的人才队伍。

  目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拥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院士1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同时,拥有6个研究生培养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学研究生868人、在站博士后99人。

  聚人才,还要留人才。这些高素质人才聚集以后,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让其与科技成果共成长?

  “需要建立有利于激励技术创业的创新收益分配制度,探索提高知识产权入股比例,最高程度激发人才的积极性。”黄政仁表示,为打破科研人员创业禁锢,支持高科技人才走上高质量创新创业道路,最大限度推动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落地生金”,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7年出台了新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将成果转化的八成收益用于奖励科研团队,并为科研人员在职创业开设“绿色通道”。

  如今,行业大咖云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留美博士刘兆平、朱锦、刘升高、姚强,留日博士李润伟、宋伟杰,留学德国的闫阿儒,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的杨桂林等众多海内外科技英才,放弃了原来优渥待遇和工作条件,踏上创新创业之路。

  这些“最强大脑”汇聚,碰撞出哪些火花?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共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近3000项,获得竞争性科研经费30亿元。该所累计发表论文近4000篇,申请专利2829件,其中发明专利2518件、国际专利144件;授权专利1268件,其中国际专利13件。该所2014年、2015年连续入选全国研究机构专利十强;2015年、2017年两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架起成果产业化桥梁

  “现在年轻人创新创业,一旦有了一个好的idea就马上去注册公司,急于产业化。”黄政仁说,“事实上,新材料行业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只有3-4级就进行成果转化,成功率并不高。这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提升技术成熟度,等到技术成熟度达7-8级,再进行产业化,孵化成功率高。”

  什么是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据悉,2017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国家标准。标准明确规定,新材料技术成熟度按实验室、工程化、产业化3个阶段分为9个等级,该标准制定对于新材料研究成果的认定具有指导作用,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如何提升新材料技术成熟度?黄政仁说:“政府、企业也好,金融机构也罢,都要搭建一个好平台,架起成果产业化桥梁,让新材料科技成果在平台上孵化,从而打通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通道。”

  “我们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出创新成果、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机制,打通‘研究—成果—产品—市场—产业竞争优势’全价值链转化的通道。”黄政仁表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把人才和成果引进来,为其提供人才、技术、装备、平台、市场要素等方面的支撑,让成果尽快成熟起来再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始终坚持“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定位目标,聚焦解决从“科研”到“技术”的转化难题,努力建设成为引领性的创新平台。目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建立了公共测试、专业研发、工程化、先进制造等四大类支撑平台,拥有5亿多元的先进科研装备。该所建成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稀土永磁材料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各类平台15个。

  与市场对接

  “新材料被称为产业粮食。材料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黄政仁表示,“新材料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重任。”

  那么,新材料行业如何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解决普遍存在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黄政仁给出的答案是:新材料要想成功产业化,需要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即与市场对接。

  “新材料成果实现产业化必须围绕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链布局,从开发、产业化到应用,需要上下游联合攻关、不断迭代,企业应用新材料并不断反馈问题,生产企业不断改进完善工艺,最终实现协同发展。”黄政仁表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与地方和企业开展了多元合作,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目前已与国内600多家企业和全球60多个知名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组织专家团队对接宁波市所辖区域内企业,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与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共创合作平台。同时,紧密结合宁波市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深入打造以材料为核心的创新链,聚焦科研技术链、补齐人才引进与培养链、拓展材料应用链,逐步形成三链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为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有效对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创新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包括科技联络人)的举措,深入企业了解需求,防止闭门造车。”黄政仁举例说,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让科技人员到企业去、到车间去、到生产一线去,帮助当地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特派员在加强院地交流、了解企业技术需求、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

  据了解,截至2017年9月,宁波材料所累计派出400余人次的科技特派员。通过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先后举办100余场科技交流对接会,达成横向合作项目100余项,合同金额超亿元;帮助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余项,争取各类科技经费超2亿元;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余个,促使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新增产值数10亿元。与此同时,宁波材料所通过“连人带成果”转移的做法,助推科技成果在企业顺利实现产业化,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石墨烯基重防腐涂料、大尺寸金刚石单晶、非晶软磁带材、石墨烯产业化、医用CT关键材料、生物基耐热聚乳酸材料……中科院材料所聚焦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一项项重大成果从这里走向市场,助推宁波经济驶上转型升级快车道。

(原文发布于2019年7月29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第12版)

【原文链接】http://paper.chinahightech.com/html/2019-07/29/content_34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