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文化 > 专题活动 > 讲爱国奉献当时代先锋主题征文
牢记使命,做求真务实的科研人——学习王逸平研究员先进事迹有感
作者:先进制造第二党支部 张庆龙,日期:2018-12-13

2018年11月14日下午,先进制造第二党支部在M419会议室召开了“讲爱国奉献,当时代先锋”的主题党员大会,会议中我们认真观看和学习了王逸平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新药研发鞠躬尽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奉献科研一线。会议中,王逸平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的感染了我们,他是奋战在科研战场前线的伟大战士,是为国为民勇于现身的思想先锋。

作为一名刚刚工作、普普通通的中科院的科研工作者,中科院上海物理研究所的王逸平研究员是科研道路的前辈;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王逸平书记是为人民服务事业的先驱。他身体力行的展现了一个伟大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又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研制出高效安全、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中药现代化医药品种,不断诠释共产党员和科学研究的真谛。

科学研究旨在为国为民。王逸平研究员最大心愿是做出“首选新药”,经过其所带领科研团队长达10余年的艰苦攻关,终于明确了我国丹参入药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临床使用证明了,丹参多酚酸盐粉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其高效、安全、质量可控的特点被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品种。“药学研究的每一分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这是王逸平研究员科学研究的最朴实有力的动力。作为中科院的一名普通科研人员,应当以为国家发展、人民健康、经济繁荣为在科研研究的基本目标,求真务实的规划自己的科研方向。科学研究应该是务实好用的、有价值的:于国家、经济发展,科学研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能量源泉,是技术改革创新的根本动力;于环境、人民健康,科学研究是绿色宜居生态环境的保护伞,是维系生命治愈顽疾的良药。我们的科学研究不应该是“纸上谈兵”海量论文,而是实实在在、高效好用的技术、材料、装备等。“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和科研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做实实在在的科研。

保持坚持不懈的科研之心。科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当上下而求索。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人们向未知领域发起的不懈挑战。王逸平同志在其患病的25年里,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和时间,不遗余力的奉献给新药研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是王逸平研究员科研精神的诠释。“斗士”,这是很多人眼里的王逸平,在追逐“新药梦”的路上,他总是一往无前、一丝不苟!他自己常说:“我是幸运的,有些人穷其一生,也不一定能在新药研发上获得成功”,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反反复复、不断推倒重来的过程,作为科研工作者,应保持坚持不懈的科研之心,不懈怠、不偷懒,将自己时间、精力专注于科研工作,哪怕做出一点点有价值的研究成功,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科学研究是一份值得我们不断努力和奋斗的伟大事业。

科学研究应重协作、讲奉献。科学研究不应该孤胆英雄的单打独斗,而应该是多兵种特种部队的协同作战。王逸平研究员从不计较名利得失,无私地与所有人合作,深知新药研发需要化学、药理、毒理等各个环节科学家的精诚合作,任何环节的“掉链子”都可能导致研发的失败。正是王逸平同志这种改革进取、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的典范,才能在上海药物所诞生了一个又有一个的原创新药,成为上海张江“药谷”的创新高地。科学研究是挑战未知、解析现实的探索性工作,而任何事物之间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具体现实、现象的发生也必然是多因素造成的。因此,要想完成系统、清晰、完整的科学研究,单凭一个人、一个学科的单兵作战是无法完成的,必须是多学科、多团队的精诚合作。在科学研究及团队协作过程中,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应忘却小我,不计较名利得失,以科研突破为目标而努力奋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正是一个真正科研工作者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我们应该如王逸平研究员一样,面对斐然成就与荣誉而波澜不惊,不忘科学研究的初心,为研创更多“新药”而不懈努力。

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和共产党员,我们应该感召王逸平同志的激励,牢记使命,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保持坚持不懈的科研之心,重协作、讲奉献,锐意进取,不断突破,为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