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 札记首页

谆谆教导共成长 循循善诱互成就

  5月19日至21日,我作为一名硕士生导师参加了国科大2021年第5期研究生指导教师专题培训。为期两天时间的讲座学习与半天时间的分组讨论让我收获良多:时而感受到我正在汲取前辈导师的经验为自己打补丁,时而又发现我正在获取新认知为自己做升级。

  现如今,国际政治环境的风云变幻、全球科技力量的格局重构,以及世界各国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发展改革,对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导师队伍“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住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定位;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增强创新能力,打造出一支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面对这样一种新局面、新要求,我作为一名导师不得不扪心自问: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如果没有准备好,那是否应该在未来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继续保持学习——并且这样的学习不是仅仅通过阅读相关政策文件就能获得提升的,更依赖于在和所培养学生的良性互动中得以精进。

  当下的科学进展日新月异,网络科技异常发达,年轻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多而繁杂,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又相当之快,所以他们一方面能够时不时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找到新方法、新手段;但另一方面却又有可能迷失在信息洪流中,或不清楚在哪里聚焦、或想在多个方向遍地开花。因此,作为导师,既可能从学生的想法中获得启发,但也需要帮助学生找到那枚“定海神针”,破解他们身上可能会出现的“达芬奇诅咒”。

  另外,正如我成为父亲的时间还很短,我作为导师的时间也并不长。对待学生与对待孩子是有相似性的,那就是需要有一颗慈悲心。慈悲心包含爱心和耐心,但不会毫无边界地妥协。不同的学生教育背景不同、以往经历不同、身体健康状况不同、性格与性情也不同,进而导致对科研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的反应也不同。作为导师,我一方面要学会对他们的不安与不适产生一种共鸣,但该遵守的学术规范与标准不能妥协;同时,也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关心他们,引导他们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本就不可能避开的各种磨砺。在这个过程中,既会有当头棒喝的批评,也会有抚摸头顶的安慰。正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皆为慈悲。

  培养研究生是一个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过程。也许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在教导和帮助他们成长的同时,他们也在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回馈和滋养我,提升我作为一名导师的素养。研究生导师理应成为研究生们做人的示范者,科研工作的引领、支持和推进者,以及他们在成长与成才道路上的重要领路人。但可能很少有导师天生便是如此,只有在培养研究生的整个过程中施之以爱、导之以行,并在以身作则、勇攀高峰、惟恒创新的实践中逐渐铸就。这,也应该是作为导师追求的使命之所在。

  (先进能源材料实验室 张一鸣)

 

 

觉得好,点个赞吧!